为切实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实践锻炼,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打造具有良好“双师”结构与“双师”素质的教学队伍,根据《吕梁学院教师专业能力实践锻炼管理办法》(院政〔2025〕28 号)结合我系工作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锻炼目标
坚持“统筹兼顾、学以致用”的原则,以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为主,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进行多种形式的实践锻炼,努力提升“三个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及时跟进和掌握现实生产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不断更新知识、开阔视野,进一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有计划、针对性地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需求,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努力推进模块化教学改革。
(三)坚持实践锻炼与专业建设的有机统一,把实习就业基地建设、订单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双师”型队伍建设等作为教师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不断丰富实践内涵,全方位促进专业建设。
(四)坚持开放办学、产教融合,以“带着项目去实践,实践之中找项目”为宗旨,通过顶岗实践、挂职锻炼等形式,努力开展与行业、企业在技术升级、工艺改良和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二、锻炼任务
(一)坚持实践锻炼与专业建设的有机统一,把实习就业基地建设、课程建设开发、产教融合、“双师型”队伍建设等作为教师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不断丰富实践内涵,全方位促进专业建设。
(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校企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产业学院建设。通过顶岗实践、挂职锻炼等形式,努力开展与行业、企业在技术升级、工艺改良和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三)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了解行业、企业等与本人从事专业对口的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需求,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社会调查和课题研究,推进教学改革,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实践过程。
(四)教师及时跟进和掌握现实生产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不断更新知识、开阔视野,结合学科建设及自身的科研方向,联合企事业单位申报科研课题,或与企事业单位管理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发产品,为企事业单位管理和生产提供技术服务,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三、人员范围
我系不满50周岁的教师,没有在工程一线、企业、科研机构、政府相关部门工作或者其他专业实践经历的教师参加实践锻炼。同时,鼓励其他教师积极参与实践
四、锻炼要求
(一)教师应当以社会实践和知识运用为主,根据学科专业特点,结合实践单位的技术服务、工程建设、科技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积极开展实践。
(二)教师要充分利用寒暑假等空余时间,每三年完成累计不少于3个月的专业能力实践锻炼,要求每位教师最多分三个时间单元完成,每个单元按1个月、2个月或3个月时段安排。
(三)晋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原则上在聘期内须到企业(行业)进行至少 6 个月的实践锻炼。50 周岁以上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者可免于到企业(行业)进行至少 6 个月实践锻炼的条件限制。
五、锻炼方式
根据本系、各专业实际,在保证正常教学运行的基础上,统筹规划、精心设计和制定系(部)教师专业能力实践锻炼实施方案(包括实践单位、实践项目、实践方式、时间安排、工作要求等),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实践锻炼。
(一)顶岗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全程参与行业、企业的具体生产或管理岗位工作,虚心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人员学习,掌握多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全方位了解和把握行业、企业发展态势和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实践单位提供力所能及技术服务。
(二)考察调研:到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应在1个月左右时间,完成对5个及以上对口单位的考察调研,深入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形成较高质量的考察调研报告,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科专业建设、实习就业基地建设等提供详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
(三)科技研发:全过程参与行业、企业科研课题(技改、研发项目等),或承担其中某项具体工作任务。科技研发根据工作需要,可采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具体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间等要求必须在合作文件中予以明确。
六、考核管理
(一)以三年为一基本单位,组织每位教师制定三年之内的实践锻炼计划。
(二)系(部)根据核准的《化工与材料工程系教师专业能力实践锻炼实施方案》,编制教师年度社会实践工作安排,组织相关教师填写《系(部)xx--xx学年教师专业能力实践锻炼申请书》(附表1)和《系(部)xx--xx学年教师专业能力实践锻炼计划汇总表》(附表2),并于每年 6 月初和 12 月初,集中报送教务部备案。
(三)系(部)和参加实践锻炼的教师要与实践单位签订《教师专业能力实践锻炼协议书》(附件4)。教师本人应严格按照协议约定的时间、期限、内容、地点及其它事项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期间,因个人原因造成的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失由本人负责。
(四)实践锻炼期间,教师要虚心学习、勤奋工作,严格遵守学校和实践单位的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自觉维护个人及学校形象,并通过填写《实践日志》,认真记录实践工作有关情况。
(五)实践期间,教师有事外出,必须按实践单位规定履行请假手续,不得擅自离岗。请假3天及以上,还需经所在系(部)批准,教务处备案。请假天数达到该次实践活动总天数的1/3者,本次实践考核结果为不合格。
(六)各系(部)会同实践单位加强过程管理,确保实践锻炼工作安全有序、收到实效。系部将安排有关人员,通过电话询问、实地检查等方式对教师实践锻炼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实践期间,有违纪行为者,除按相关规定处理外,本次实践考核结果为不合格。
(七)实践锻炼结束后,考核步骤:
1.个人总结。实践锻炼结束后,教师应撰写不少于 2000 字的书面总结,并认真填写《吕梁学院教师专业能力实践锻炼考核表》(附件 3),报所在院系。
2.实践单位鉴定。实践单位根据参加实践教师的实践情况提出鉴定意见。
3.院系评定。院系在实践教师汇报的基础上,检查教师实践锻炼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并给出考核结果。
4.学校审定。教务部牵头成立学校教师实践考核小组,对院系的考核结果进行审定。
(八)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考核结果将作为职称晋升、发放岗位津贴和奖励绩效工资、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等重要依据。实践结束,须完成以下要求的任意 1 项才能达到合格标准:
1.收集、整理 2 个及以上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案例。
2.提供并指导来自实践单位结合生产实际的 8 个毕业设计(论文)选题。
3.与实践单位相关人员共同编写实习指导书(1.5万字以上)一部。
4.结合实践单位用人标准,与实践单位人员共同完成一项涉及教学内容的改革项目。
5.推荐 5 名及以上学生到实践单位实习或就业。
6.与实践单位人员联合指导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或与实践单位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并获省级及以上奖励,指导教师限前 2 名。
7.参与实践单位至少 1 项技术指导、研发,获授权发明专利一件,或在省级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篇。
8.参与实践单位横向课题 1 项,或科技成果转化 1 项,有相关过程证明材料。
10.与实践单位人员联合指导至少 1 个社团,社团每年至少举行 2 次社团活动,能以社团形式参加各类比赛,并取得省级以上奖励;或指导学生参加体育竞赛,并取得省级以上奖励,指导教师限前 2 名。
(九)每位教师必须按要求参加专业能力实践锻炼,未按系(部)安排参加实践锻炼或实践锻炼考核不合格者,扣除本人当年1/3的岗位绩效。三年内,不能按要求完成三个月的专业实践锻炼者,调离教师工作岗位。
(十)每批次教师实践锻炼工作结束后,系部适时组织专题经验总结交流会议,分享实践成果,并努力将实践成果体现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七、条件保障
(一)教师脱产参加实践锻炼,考核合格者,可以按实际参加实践锻炼的时间,核减当年额定教学工作任务。
(二)教师按要求参加实践锻炼,考核合格者,可以报销往返交通费、住宿费和生活津贴,具体标准为:
1、交通费:每完成1个单元(按1个月计)的实践锻炼,最多报销一个往返实际发生的交通费(最高额度按火车硬卧标准执行)。
2、住宿费:每完成1个单元(按1个月计)的实践锻炼,可报销实际发生的住宿费,但总额不超3600元。
3、生活津贴:每完成1个单元(按1个月计)的实践锻炼,按60元/天补助生活津贴(请假时间除外)。
教师专业能力实践锻炼经费单列预算,报销汇总单(附实际发生的有效票据)由系(部)、教务处和分管领导核准签字后,到财务处报销。
(三)学校根据教师专业能力实践锻炼成果及其转化成效,择优奖励实践锻炼工作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
附件:
1.吕梁学院教师专业能力实践锻炼申请书
2.教师年度专业能力实践锻炼计划汇总表
3.吕梁学院教师专业能力实践锻炼考核表
4.吕梁学院教师专业能力实践锻炼协议书
本办法由化工与材料工程系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二О二五年五月修订
附表3:
吕梁学院教师专业能力实践锻炼
考
核
表
吕梁学院教务部印制
吕梁学院 (院、系)教师专业能力实践锻炼考核表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 年月 |
| 联系电话 |
|
专业技 术职务 |
| 所从事的专业 与课程教学任务 |
|
实践锻炼 起止时间 |
| 实践锻炼方式 |  脱产 假期
|
社会实践 单位情况 | 单位名称 |
| 实践岗位 |
|
联系人 |
| 联系电话 |
|
实践锻炼任务完成情况 | 1、承担的工作及完成情况 2、取得的成绩和成果 3、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 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
实践单位考核意见: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
院系考核意见: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
教务部考核意见: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
注:考核表一式两份,所在院系、教务部各留存一份。(请用A4纸双面打印)
附表4:
吕梁学院教师专业能力实践锻炼
协
议
书
吕梁学院教务部印制
吕梁学院教师专业能力实践锻炼协议书
甲方:(实践单位)
乙方:吕梁学院×××(院系)
丙方:(实践教师)
为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教师专业能力实践锻炼,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等,提高教师“双师型”素质,为规范和加强教师实践锻炼工作,经甲乙丙三方充分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实践时间
丙方 从20 年 月 日至20 年 月 日,到甲方进行实践锻炼。
二、工作任务
丙方在甲方实践锻炼的具体任务是(由系部会同教师填写,要明确实践部门、岗位和主要任务)
1、
2、
3、
4、
三、实践锻炼形式
1、接受甲方岗前培训,参加甲方生产岗位实践锻炼。
2、参与甲方课题(项目)研究。
3、根据产教融合、产研结合的工作要求,深入考察甲方生产管理、技术改造、产品研发等。
4、从事其他形式的实践锻炼。
四、实践工作要求
1、甲方需对丙方提供充分的实践岗位和机会,并积极配合乙方做好对丙方的考核管理工作。实践期间,甲方需安排专人(或带班师傅)对丙方进行业务指导和安全教育。实践工作结束后,甲方需根据实践任务完成情况和综合表现等,对丙方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
2、乙方应加强对丙方实践过程中的管理。为了保证丙方专业能力实践锻炼收到实效,丙方所在系应对丙方实施全面督促管理。所在系和相关部门均可随机对丙方进行抽查检查,抽查方式包括电话询问、实地检查等。抽查一次不在岗,取消一周的津贴;抽查两次不在岗,取消一个月的津贴,并视本次实践锻炼无效。
3、乙方因工作需要召回丙方临时处理公务,须提前与甲方联系,做好协调工作。如丙方因私事请假,须经甲乙双方同意,并办理请假审批手续。
4、丙方在实践锻炼期间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乙方的规章制度,无故不得旷工、迟到或者早退,确保实践的质量和效果。
5、丙方应注意熟悉企业环境、操作规程,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确保人身安全。因本人原因造成的安全问题,由丙方自行负责。
6、丙方应深入生产一线,主动参与现场技术问题研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记好《实践日志》。
7、实践期满,丙方需报送乙方以下材料:《吕梁学院教师专业能力实践锻炼考核表》《实践日志》和不少于 2000 字的实践工作总结。
8、本协议书一式三份,甲、乙、丙各执一份。
甲方代表: (公章)
联系人: 联系电话:
20 年 月 日
乙方代表: (公章)
院系联系人: 联系电话:
20 年 月 日
丙方: (签字)
联系电话:
20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