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研教改

当前位置: 系部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研教改 > 正文

化学化工系关于课程过程性考核合理性审核实施办法

发布日期:2024-07-01 作者: 点击:

为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为检查课程过程性考核是否落实到位,推动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我系教学水平,促进教育评价改革,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考风。加强对课程过程性考核的管理,规范课程过程性考核工作,提高教学质量。针对课程过程性考核,特制定本办法。本办法适用于实施过程性考核的所有课程。

一、评价审核基本原则

(一)科学化原则。杜绝考核的随意性,依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合理确定考核的内容和考核方式,提升课程考核对课程目标达成的支撑度。

(二)可行性原则。课程过程性考核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一是考虑学生学习特点及知识储备、教师教学水平,二是考虑学校现有教学条件、教学设备等因素。

(三)个性化原则。根据学情、课程内容、课程特点及课程目标,确定考核目标及标准。

(四)高阶性原则。课程过程性考核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拒绝“走过场”,保证考核真实有效,切实聚焦学生能力与素质的达成。

二、评价审核内容

(一)审核课程过程性考核的具体形式,包括课堂学习、课堂测验(阶段测验或章节测验)、课程作业、课堂讨论、专题讨论、期中考核、实践教学活动、课程论文、线上课程学习等,具体参照《吕梁学院课程考核基本规范》文件内容。

(二)审核课程过程性考核方案、与教学大纲中的课程目标匹配度以及方案具体执行情况、过程性考核结果等内容。

三、评价审核具体实施

(一)任课教师在每学期结束后,整理好所教授课程的过程性考核资料,以备学院评价审核。过程性考核的资料包括课程过程性考核成绩占比审批表、课程过程性考核方案、成绩记录表、试卷、作业、论文、作品等原始材料。对于实施线上过程性考核的课程,可提供网络教学平台上的过程性考核成绩单等材料。

(二)由教务处制定课程过程性考核评价审核登记表(见附件),二级学院制定课程过程性考核评价审核实施细则,对每门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形式进行评价审核,并将评价审核登记表交到教务处进行备案。

(三)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中心于下学期的前4周内对课程过程性考核的实施执行情况、学院审核整改情况、学院总结报告进行抽查,对课程过程性考核提出指导与反馈。

七、附则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化学化工系负责解释。

化学化工系

2020年01日

附件1.课程考核方式合理性审核表

附件2.吕梁学院课程命题计划及审核表

附件1:

《 》课程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合理性审核表

课程

编码


年级/专业


学期


考核方式

考核内容

与课程目标对应分析

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占比%)

考核内容





课程目标1: …….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






课程目标4: …..
























审核

意见

毕业论文(设计)考核内容与课程目标对应分析

考核内容符合课程教学大纲要求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考核内容支撑课程目标达成情况

强£

中等£

弱£

课程主要环节考核方式

合理£

基本合理£

不合理£

课程(设计)评价标准

合理£

基本合理£

不合理£

合理R 基本合理£ 不合理£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合理R 基本合理£ 不合理£

系部审核人签字: 年 月 日

附件2:

吕梁学院课程命题计划及审核表

(20 -20 学年第 学期)

系(部): 专业:

考核课

程名称


课程

性质


适用

年级


命题

教师


考核方式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题型种类

填写数量及题型

课程目标期末考试分布

课程

目标(100分)

目标1(35分):例:能够运用8086CPU中的指令系统设计和实现针对具体的工程问题的汇编语言程序。

目标1(40分):

目标3(25分):

考核目标层级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评价

创造

..

1








2










3










...










..

1










2










3










...










..

1










2










...










...

...










...










以上由命题组(教师)填写

命题(组)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命题规范情况

(1)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2)超过教学大纲要求

(3)达不到教学大纲要求


命题题量

(1)太多 (2)适中 (3)太少


命题难度

(1)偏易 (2)适中 (3)偏难


命题是否覆盖并支撑课程目标

(1)是 (2)否


命题中考核灵活应用知识的综合性、提高性题目

(1)有 (2)无


考试时长

(1)太长 (2)适中 (3)太短


试题评分标准

(1)不合理 (2)合理


总体意见

(1)退回修改 (2)可以付印


以上由教研室主任填写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意见:

系(部)公章 系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说明:1.各系(部)在试题命制前须详细制定考试命题计划,命题组(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制定相应考点,考点要与课程目标关联。

2.本表在试题印制前填写。

3.审核未通过的试题不得付印。